物理化学危险:极易燃烧爆炸,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。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可发生剧烈聚合。其蒸气比空气重,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,遇火源会着火回燃。
健康危害: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;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。急性中毒: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、胸闷、嗜睡、步态蹒跚等;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、抽搐,甚至造成死亡。皮肤接触氯乙烯可致红斑、水肿或坏死。
慢性中毒: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、肝肿大、肝功能异常、消化功能障碍、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。皮肤可出现干燥、皲裂、脱屑、湿疹等。
环境危害:对环境有危害,对大气可造成污染。
GHS危险性类别:根据《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》(GB 13690-2009)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(GB 30000),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,类别1;压力下气体,液化气体;皮肤腐蚀/刺激性,类别2;生殖细胞突变性,类别2;致癌性,类别1A;生殖毒性,类别2;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一次接触,类别1;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反复接触,类别1。 危险信息:极易燃气体;含压力下气体,如加热可爆炸;可引起皮肤刺激;怀疑可致遗传性损害;可致癌;怀疑损害生育力或胎儿;一次接触或长期反复接触可致靶器官损害。